一般来说,成熟的APP要更新基本都是小修小补,要考虑到用户感受,大的改版说不定会引发用户的不适。特别是手机淘宝这样移动月活数超过8亿的APP,考虑的因素就更多了。因为调整背后就是流量入口逻辑和利益的重构。手淘这次这么大胆的更新,背后的逻辑是什么?
手淘改版,到底哪儿变了
这次改版带来了3个最明显的变化。
1、首页头部横版的banner下移,改为竖版。
2、猜你喜欢上移至首页,与信息流融为一体。
3、点进猜你喜欢,增加了「微详情页」。
作为典型的电商平台,淘宝、京东和苏宁的首页都呈现出相似布局模式:头部是滚动的banner,往下是由图标构成的各个入口,再往下是平台的活动入口,和基于用户兴趣的商品推荐。
(从左至右,依次是未改版前的淘宝、京东和苏宁易购首页)
Banner是一个平台最重要的流量入口之一,从横版到竖版的变化,是为了内容呈现方式的多元化。“横版只能放图片,竖版可以放图片、对比图和视频”,淘宝团队成员表示。
「微详情页」是这次手淘改版中,最为重大的一个调整,也是被最多人误读的地方。
它并没有取消商品详情,而是将单件商品的详情页变成了一连串的无限流商品。「微详情页」相当于猜你喜欢的延伸,每件商品的介绍被浓缩成一张头图+商品价格。除了商品照片和视频,页面还会出现商品的卖点提炼及买家评价,消费者可以直接在页面内加购商品。
原先在浏览单件商品详情时,“逛”的体验并不那么好:用户需要在不同商品页中跳转;详情页虽然详细,但对精力和时间有限的消费者来说,还是太长。
淘宝如果希望形成种草、剁手和分享的闭环,首先就得留住更多消费者。每天,有1700万人在淘宝只逛不买,“我们用什么方式进行商品展示,你会一直来这里不停地逛呢?”这个问题始终是产品团队成员思考的问题。
「微详情页」的出现,用一件商品抓住消费者,无限的商品流就能一直让他们往下滑。奔着一件连衣裙点进来的消费者,很可能会再多花一点时间看看类似风格的商品。这就是平台改版的目的:让用户多逛会儿,形成一个从“逛”到“下单”的闭环。
“微详情页是一个购物决策的终点,同时也是发现的起点”,来自微详情团队的成员表示。
微详情从今年5月开始内测,目前50%的用户处于灰度测试中,9月底就将覆盖所有用户。10月份之后,微详情页内还会出现主题式的商品流。譬如一个咖啡爱好者的商品流中,除了咖啡杯,还会同时出现咖啡壶、咖啡豆或咖啡机等周边产品。
改版的3处改变,一方面体现出淘宝更会“猜”了,另一方面,鼓励商品以更多样的形式呈现。这两点无不围绕内容化进行。
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,请随意打赏。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!